?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文秘在线-好文案网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

发布日期:2022-10-11 14:18:56 浏览次数:348

      近年来,我市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动摇,特别是聚焦“人、治、物、效”等重点,持续深化党的建设,引领乡村振兴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一、紧盯“人”这一根本,抓班子强队伍,推动干部群众凝心聚力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根本,紧盯基层干事创业中“人”这一关键,着力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凝聚党员群众“一条心”,激活乡村振兴“一盘棋”。

      1,是配强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以乡村两级班子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充实一批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储备了骨干力量。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年龄、文化、专业、来源等结构持续优化,35岁以下班子成员占比达到39.1%,有两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占比82.8%;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2,是发挥党员群众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农村党员“积分管理”,积极推进农村党员管理制度创新,用“小积分”引导党员发挥“大作用”,推动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防汛抗灾、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当模范、作表率。

     3,是提升基层干部善担当能力。 深入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先后举办全市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培训班、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驻村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等,不断增强干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干事创业的能力。

  二、紧盯“治”这一核心,抓改革建机制,推动治理能力提档晋位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成立基层组织建设、“三零”村(社区)创建等工作专班,加强对治理主体的整合统筹,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是激活自治原动力。强化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健全村级配套组织,构建起党建带团建带群建机制,统筹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资源配置和使用,推进队伍共建、资源共享、治理共抓、服务共融。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市1211个行政村全部制订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群众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构建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民事民督、民事民管”的新格局。

  2,是强化法治硬实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以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村民小组组长等为重点,为每个行政村培养5至8名“法律明白人”,普及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维护群众权益。增强乡村法治力量,全面推行乡镇派出所所长兼任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优秀驻村党员民警(辅警)兼任村“两委”成员制度。开展以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群众情绪和树牢干部服务群众意识、树立群众守规守法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双解双树”活动,实现了信访形势持续扭转、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的目标。

  3,是提升德治软实力。以党组织关怀凝聚群众,建立村干部“四必到四必访”、值班服务等制度,每年为每村拨付困难群众关爱基金,把组织温暖送到群众家门口,引领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善行义举榜”“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动,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注重典型引路,开展“好少年、好青年、好父母、好媳妇、好婆婆”为主要内容的“五好”选树活动,通过用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先进事迹带动人、影响人,激发群众向上向好、向善向美的内生动力。

  4,是注入“数治”驱动力。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推行“智慧城市”建设,上线运行“12345”政府服务热线、“线上**”APP等50余项应用平台,推动涉农服务事项在线办理,促进治理数字化、服务在线化。充分发挥农村(社区)远教站点覆盖面广的优势,通过硬件更新、软件升级等,实现全市1211个行政村与市、县、乡四级贯通,为日常工作指导、沟通联系、监督检查等拓宽了路径,在疫情防控、防汛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紧盯“物”这一基础,抓投入重保障,推进基层基础夯实筑牢

  坚持瞄准短板弱项,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力度,持续夯实基层治理的物质支撑。

  1,是建强用好党建阵地。全面开展“三有五中心”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创建工作,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对新建、改扩建农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奖补,将其打造成为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卫生健康中心、矛盾调解中心。增强党建阵地政治功能,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优化形成以农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础阵地的综合服务设施布局,搭建起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

       2,是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着力推动人财物等要素投向重点区域,以黄河干流沿岸90个行政村为重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基础设施补短板、人居环境大改善、三产融合增收入。深化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党建+金融”,搭建组织保障、服务网络、人才支持、信用评定、产业支撑、信贷产品、风险防控、政策支持“八大体系”。

     3,是稳步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建设县级经营管理平台试点,整合农村资产、资源、资金,整合打包后进行融资,投向优质项目,提高村集体财产性收入,让基层组织有资源、有底气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深入实施“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村为单位围绕本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成立合作社,组织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通过就业带动、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分享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