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文章摸索出的千金不换套路,够精彩!-文秘在线-好文案网

写文章摸索出的千金不换套路,够精彩!

发布日期:2022-07-10 18:29:37 浏览次数:413

       好文稿的标准,各有说法。古人讲,义理、考据、辞章,就是说要讲道理、有见解,内容要精准,语言文笔要优美。毛主席曾用“准确、鲜明、生动”来概括写文章的基本要求。


      拔高思想立意。写文稿就是写思想,思想性是文稿的灵魂,没有思想性的文稿就没有生命力。深邃的思想从哪儿来?来自对事件的全面掌握、对事物的透彻分析、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对道理的深刻阐释。要注意“上接天线”。联系文稿内容实际,紧跟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紧贴上级文电的部署要求,紧扣上级会议的目标任务,这样的文稿才显得有依据、有遵循、有方向。要注意“小题大做”。从政治上解读,把各项工作摆上讲政治的高位来认识,用政治的眼光来观察,用政治的立场来分析;从理论上阐释,文章深挖了科学理论根子,有了理论思考和理论建树才更有高度。要注意“明史观今”。

      要坚持唯物史观,注重把问题放到党和国家历史进程和工作发展长河中去考量。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就能更好地从中领悟工作的重要性,嗅到发展的方向感。要注意“站高望远”。判断一篇文稿思想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准,就是看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宏观,所思考的站位是否高远,对全局的指导是否有意义。这就要求将本单位工作联系全国大局、联系系统内部、联系优秀单位,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这样才会给人高屋建瓴、洞察一切的感觉。


      站稳指导本意。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一切都是空谈。写文稿也是一样,必须着眼解决问题这一根本,否则文稿就失去了基本价值和存在意义。问题要抓得精准。实践证明,抓的问题越尖锐、越敏感,引发的反响就越大;抓的问题越突出、越鲜明,影响就越长久;抓的问题越棘手、越及时,指导性就越强。为什么有的文稿不尽如人意,感觉说的都对,但就是很空,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现实针对性,不痛不痒,无病呻吟。认识要深得进去。就是要拿出高度概括、高度凝练的思想来,悟出那些让听众刻骨铭心、打下烙印、难以忘记的,甚至能在更大范围产生影响的东西来。


      力求时代新意。“千人一面,千曲一腔”是文章大忌。写文稿最怕内容陈旧、信息陈旧、观念陈旧,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要写出有新意、能抓人的好文稿,就要创新观念、独辟蹊径、推陈出新。要把握新形势。注重分析“时”与“势”,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和行业内情联系得越紧密,对时代挑战分析得越透彻,对形势判断得越科学,文稿就越有新意。要开辟新角度。文似看山不喜平,要用全新的视角认识问题,提出不同于过去的观点,力争做到“无新不写”。对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上下都讲的问题,要学会错位,大小错位、虚实错位。

       同时,每个段落在叙述上都要力求有变化。要注重新表述。好文稿不仅要有眼光独特的新鲜见解,也要追求更好的表达方式。某领导为激励干部干好工作时说到,“吃老本跑不出‘加速度’,不加油轰不出“‘推背感’”。这样的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使人听得进,记得住。此外,网络语言、流行词汇、潮流热词的运用,也可增强文稿的时代感和可读性。要作出新概括。提炼、总结、概括能使文稿出大彩。闫肃老师总结的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的“风花雪月”军人情怀,堪称经典,广传佳话。


       赋予文采诗意。“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机关文稿理论性、政策性、指导性、规范性要求高,语言朴实准确,不能过多追求华丽辞藻,但若贴上“冷冰冰的面孔、干巴巴的说教、硬邦邦的语言”的标签,那就大谬不然。文字美而有张力。

       写文稿与做音乐是相通的,要给人以美感,平仄相间、节奏快慢、起伏有势,既要有哲学味道,还要力争散发文学气息,让人读后如沐春风。写文稿又像是练书法,要有一股子气,文字要富有张力、冲击力,形成一种气势,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工整对仗不八股。我们常说“思想+排比=重磅炸弹”,四六句的威力是巨大的,我们反对乱凑硬编、生搬硬套,但一些精准概括、贴合实际、表达情感的四六句,会给文章补大气、增大色。大俗亦或是大雅。讲究文采,不是一味追求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很多时候还要有下里巴人,要善于讲大白话、讲群众爱听能听懂的话,有思想接地气,更容易说服人打动人。有时语言极其朴实,甚至带着“土气”,但读来顺口,听着顺耳,耐读耐看,越琢磨还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