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改文章的五种方法,收藏!-文秘在线-好文案网

修改文章的五种方法,收藏!

发布日期:2022-08-11 19:18:19 浏览次数:434

      有人说,好文章都是修修改改、加加减减,不断揉捏出来的。对于这类观点,持保留意见,主要看改的程度与方法,如果把一篇文章改的面目全非才算好, 那只能说明原稿的基础框架都是有问题的,这种改法,还不如重新起稿;如果只是在细节上闪转腾挪,令其顺理成章,则可圈可点。

      公文写作亦是如此,要在多写勤改中领悟写作之道,提升材料水平。回看多年前的“作品”时,已不忍直视,细品领导在文中的标注批示,再对照誊抄后的复稿,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深厚功底,至今仍望尘莫及。所以,修改文稿,确实是门技术活儿。

      写好材料有技法,修改材料有方法。本章节,将通过5个维度展开说明,如何系统的修改文稿,提升材料质量,以供各位同仁参考,避免胡改、乱改,多做无用功。

1、看布局,做调整。

      写文章动笔前,要做好谋篇布局。正确的顺序是先框架后提纲,先整体后局部,先内容后形式。看原稿的整体逻辑结构是否按此顺序来呈现,用领导的视角来换位思考,粗阅标题、背景、提纲时,是否心中已现材料的中心思想。

       不同类型的材料,其结构亦有差异,做调整时要围绕逻辑的顺畅性来评判,以此做为调整的依据。如,向上做调研汇报,可以按背景、目的、形势、问题、措施的顺序来展开,是否需要调整,一看逻辑顺序是否合理,二看调研的线索是否清晰,三看问题展开的层次是否分明,四看上下之间的连贯性是否顺畅。

2、查遗漏,做补充

     遗漏,是写作常见的共性问题。按性质做区分,可分为关键遗漏与粗疏错漏。关键遗漏是对材料本身要解决的问题,没有提前做好审题,导致重要的方针、问题、观点、成绩等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或有体现但没有重点展开,亦或是领导在下达材料任务时,交待的事项没有按要求在材料中体现,这些,都属于关键遗漏,则需要进行补充。粗疏错漏则是语句、文字、标点符号上的遗漏或用法不当,细查后做补充。

3、品内涵,做润色

      公文的文体形式有其严肃、严谨、工整等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像流水账一样的枯燥陈述,这样的文章,既是对自身工作的敷衍,也是在消耗别人的时间与精力。当下的材料、会议,已然脱离了从前的形式主义,要令其从理论层面,向落地层面,发挥出工作效力,就要关注听众、读者需要听什么、看什么样的内容。

      做好提炼是提升文章内涵的方法,修改亦是如此。所谓对文章的润色,是将标题、提纲、观点、措施等进行系统的提炼,可以借用形象、排比的语句,来展现文字的说服力、感染力,从而吸引读者、听众的注意力,提升材料的可读性。

      如,一些重要的工作部署,从标题上释放出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提纲上呈现出层次分明的措施与要求,等等,总之要让受众用最少的时间成本,最小的脑力思考,来理解与消化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

4、善借鉴,做替换

      相信大家都有抄作业的习惯或经历,无可厚非,但关键要善抄善改。借鉴前辈大咖的独到观点,措施方案;查阅以前的作业,从中提炼有用的内容,进行植入;借用他人的词汇、金句,甚至是提纲,以上等等,这些都是善借鉴,做替换的方法,关键是“借”的好不好,“换”的妙不妙。

     如,调研工作汇报,借历史经验总结,来阐明你的研究方向;借相关权威数据,来支撑你的观点论据;借上级单位研究的事实结果,来佐证你的调研过程。

5、弃冗余,做删除

      古人云:“善改者不如善删,善取者不如善舍。”第一遍审稿,要把重复性的、余支末节的、可有可无的,坚决删除;第二遍审稿,要把脱离中心思想的、非必要的,坚决删除;第三遍审稿,把“的”、“地”、“吧”、“了”这类多余的助词,尽量删减。如果一遍审稿就能完成,那是再好不过了。

     写作从来都不是靠凑字数篇幅来体现文章的饱满,人天性就排斥啰嗦冗余,要能舍才能有得。

      通过以上这5个维度的梳理,基本上涵盖了修稿的方面面,这5点排序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来依次罗列,大家也可以按自己的修稿习惯来排序,主要关注的是方法,以备实战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