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故事”征文---2000字-文秘在线-好文案网
当前位置:首页>>职场范文>>征文稿

“家故事”征文---2000字

发布日期:2022-10-16 08:35:24 浏览次数:349

       大约咸丰年间,我的曾祖父在家乡的喊气岭拾到一袋银元,原地等候失主来认领,最终物归原主,在家乡成为一段佳话。这段佳话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代代相传,在我家流传了100多年。我家祖籍在白荡湖西北边的项铺镇陶家和庄,到曾祖父时,他出庄定居白荡湖东边的鳌山杨家大竹柯村庄)。曾祖父是手艺人,在杨家大竹柯做木匠活,后来娶了杨姓一户人家的女儿为妻。曾祖父成家后,便落户杨家大竹柯。

       杨家大竹柯村庄坐落在白荡湖之滨,它西、南、东三面环水,唯有北面一条古道直通山里。在古代农耕社会,陆路交通不发达,人们出远门多走水路,高头的人要到底下去,便沿着古道经过我们村庄南头的喊气岭,再向前一华里到龙口小街,街尾有个泊船的码头,于是便乘船到汤沟、大通乃至更远的下江一带。喊气岭距离我们村庄两三百米。历史上的喊气岭,如同《水浒传》上的“野猪林”,林冲从京城被押往沧州,经过树木茂密的野猪林,林中人迹罕至,要不是鲁智深尾随出手相救,林冲在这里被奸差害了性命便是一桩无人知晓的悬案。家乡曾经的喊气岭与“野猪林”并无二致,除了中间一条羊肠小道,两边树木遮天蔽日,若不是正午,小道都是黑森森的一片,单个行走很是瘆人,生怕窜出野兽或歹徒。喊气岭不仅路窄,它还又陡又长,赤手空拳的人爬过这道岭都要气喘吁吁,更何况挑着担子的人了,所以这道岭称为“喊气”岭,“喊气”是家乡的方言,就是大喘粗气。

       相传历史上一位湖边的人从山里挑回一担柴禾,经过喊气岭,已精疲力竭,肚子又饿,就是过不了岭,后来他在口袋里无意中发现一粒蚕豆,他咀嚼着这粒蚕豆吞到肚子中,似乎又有了一点力气,然后咬着牙才翻过岭头。后来在家乡便有了“晴带雨伞,饱带干粮”的口头禅。

       我的曾祖父拾到一袋银元的故事便是发生在这里。曾祖父常在周边上门做木工活儿,一次经过喊气岭,在一棵大树根旁无意中发现一只布袋,曾祖父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元。曾祖父平时上门做木工手艺,也不是天天有活干,干一天活,才接到几个铜板,平生很少见到银元,眼前陡然出现这么一大袋银元,他感到头皮一阵发麻,这是关系到全家人性命的一只布袋啊,谁这么粗心大意,一定要归还失主!于是曾祖父就蹲在大树根边等候失主来认领。等了大半天,也没有看到一个行人经过喊气岭。傍晚的时候,一个神色慌张的人赶过来,曾祖父怀疑是失主,一对话果然,在时间、地点、事由和数字核实可信后,曾祖父将布袋交还失主,失主从布袋中掏出三块银元作为答谢,曾祖父拒绝了,失主便跪地朝曾祖父磕了三个头以表示大谢。原来失主是一位下江的买牛人,带着一袋银元经水路在龙口的湖边码头下船,前往几十里之外的姚王集牛市去交易,经过喊气岭累了,便将包袱放下休息一会,没想到将装着银元的布袋落下。后来村庄都知道了曾祖父拾金不昧的善举,有人说“傻”,说你陶木匠家里儿女一扎儿荒,你又不是偷的,直接拿回家就是了!也有人说“好”,说姑爷是个大好人,好人有好报,下一代肯定要发。曾祖父面对众人的议论并不作正面回应,只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个买牛的丢失了那么一大袋银元,回家肯定也是不想活了。这个故事我小时候曾在祖母那里听过。

       记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祖母在祖居地的陶家和庄与小叔一起生活,但每年也来我家住上几个月,冬天我和祖母睡在一张铺上给她焐脚,祖母爱讲故事,孝子贤媳,善恶报应,听得我如痴如醉。在祖母的故事中,我知道了她的公公在喊气岭拾金不昧的一段往事。七十年代初祖母去世,这以后父亲又常接过祖母的话头,在茶余饭后对我们讲他的祖父在喊气岭拾金不昧的故事。

      七十年代初,是个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年代,我对父亲讲的故事一点兴趣都没有,我总认为,那个买牛人有那么一大袋银元,不是个地主起码也是个富农,他剥削长工得来的钱,曾祖父还给他的确是傻。我没有兴趣的原因还因为,我们家当时姊妹多,父母身体又多病,日子过得很艰难,加之在庄上又是杂姓,我的前面都是姐姐,父亲40多岁时才有我这个男孩,家庭势力弱,常受人欺负。一次父亲又滔滔不绝地讲曾祖父拾金不昧的故事时,我就顶撞他:“不是说下一代肯定要发吗?怎么我们家现在还这么穷呢?”父亲顿时哑口无言,满脸窘态。

      现在,我也老了,也和当年父亲对我讲曾祖父故事时差不多大的年龄,现在每每想起当年父亲受到我顶撞时那满脸的窘态,我心里生起无限的愧疚,而这一切是无法弥补了。现在,我又常接过父亲当年的话头,将我的曾祖父拾金不昧的故事讲给我的儿子听。欣慰的是,儿子比我当年懂事多了,他听得非常认真,为自己有这样硬气的祖上而十分自豪。儿子现在在一家央企集团工作,但愿他在曾祖父故事的教育下,不刻意去追求大富大贵,只努力去追求清清白白做人。